這天媽媽吃得好,腸胃蠕動也好,頻頻排氣。小丸:「啊!媽媽放屁好臭喔~~」
媽媽:「哪有臭!小猴,你說媽媽的屁是臭的還是香的?」
→ 經過了這幾天小猴展現他的說話長才後,媽媽決定以這個進階版問題,來挑戰小猴。
巧言令色的小猴,不疾不徐的說到:「有嗎!?有味道嗎?!我覺得媽媽的屁沒有味道耶~~」
我想.....這就是老二生存的哲學吧!
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
巧言令色的小猴﹝一﹞
星期五晚間,大雙胞胎姐妹邀請小丸與小猴到他家玩耍。
媽媽:「小猴,今天晚上你想去大雙胞胎姊姊家玩,還是跟媽媽到公司加班?」
小猴想了3秒鐘,回答:「媽媽,我覺得我最近太黏妳了,所以我今天還是去大雙胞胎姊姊家玩,這樣比較好吧!」
媽媽:「小猴,今天晚上你想去大雙胞胎姊姊家玩,還是跟媽媽到公司加班?」
小猴想了3秒鐘,回答:「媽媽,我覺得我最近太黏妳了,所以我今天還是去大雙胞胎姊姊家玩,這樣比較好吧!」
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
對事,也是對人
【事件一】
星期六傍晚,自竹東阿公家返回台北時,小丸早早睡翻了,小猴一直喊著餓,下了車買了包洋芋片讓小猴享用一番。小猴一邊聽著台灣歷史故事,一邊吃著洋芋片,小丸咧.....就一路睡了近一個小時的車程。
進入地下室停車場時,小猴急忙著把姊姊叫醒:
「姊姊!快點起床~~我把洋芋片小片的和碎碎的吃掉了,大片的洋芋片留給你吃喔!你看,還有半包耶~~」
【事件二】
星期天﹝事件一的隔日﹞,也是傍晚,我和小猴在路邊車上等著小丸YAMAHA彩排結束,等了好久,小丸總算是下樓了,手裡拿著一杯還沒喝過的布丁奶茶。小猴看到姊姊很開心,看到布丁奶茶更開心,一直央求姊姊要分他喝。姊姊說:
「那是陳老師請有去彩排的小朋有喝的,那你又沒有去彩排.......」
媽媽講評:哎~~~小丸真是“無量”﹝台語發音﹞。就如同我的觀察,姊姊不見得要有弟弟,弟弟是非常需要且樂於生活中有個姊姊。
爸爸講評:那這麼複雜啊~~~不過就是一個重吃,一個不重吃罷了!
媽媽再度講評:爸爸寵小丸真的是寵上天了!
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
那.....怎麼辦?
又是個加班到11點半的命苦天,好在我有支持我的老公和愛上班的小孩,一家四口呆在公司也算是一種和樂融融的幸福。
回家路上,決定小小犒賞一下這一大二小,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我這已連續上班15個小時的身子,車往我家最愛的豆花店開,小丸嚷嚷要吃花生豆花、小猴還是仙草冰、爸爸古早人吃綠豆湯、近來操勞火氣大的我選擇綠豆薏仁湯,大夥兒興致高昂,結果........殘念,半夜12點,打烊了。
轉回家的路上,爸爸提到了近來店裡人力吃緊的情形,有人無故離職不做了,有人家裡有事請長假,說到這裡愛操煩的爸爸眉頭又慢慢緊了起來,明天竹東的回娘家,我只得我著小孩自己走了。
就在這時,小丸來了一句貼心話:
「爸爸,那.........怎麼辦?」
善解人意的小丸,這句“怎麼辦”,真讓人聽了窩心,倒不是真的能有“怎麼辦”,但是這“怎麼辦”代表了小孩長大了,會分擔父母的辛勞了。
媽媽:「怎麼辦?那你要進去廚房幫忙啊!盛飯你總會吧!」
小丸:「盛飯我會啊,但是我不知道要盛多少啊.....」
媽媽:「你去了,爸爸就會敎你的。」
小丸:「喔~~~~不過........我是問,豆花店關了,那現在怎麼辦?」
媽媽,你真的想太多了!
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
無樂不做 vs 就在今夜
小丸長大了,愛上聽流行歌曲,撘上海角七號的狂熱,每每聽「無樂不做」都要連續不下10次!
會唱會跳,倒也不失一件好事。聽的歌多了,跟著唱多了,自然五音也準多了。
會唱會跳,倒也不失一件好事。聽的歌多了,跟著唱多了,自然五音也準多了。
問問小丸,為什麼喜歡「無樂不做」?
Ans. 因為很搖滾,聽起來很愉快。﹝小丸知道什麼是搖滾嗎??﹞
問問小丸,「無樂不做」在說些什麼?
Ans. 他每天都會到海裏面,把不開心的事情都忘掉,等忘乾淨以後,才會從水中出來。﹝ 説啥?我不懂!這好像只是電影裡的一個橋段....﹞
站在一旁聽的小猴,也有答案:
Ans. 他每天都不做事,要聽到這一首歌,才會開心的睡著了。﹝姊弟倆差兩歲,講話的邏輯到沒什麼差別。﹞
聽完了小猴的答案,小丸舉手也要更改答案:
Ans. 他每天都不快樂,不做事,但只要聽到這一首歌,就會快快樂樂的做事了。﹝跟屁蟲!有改沒改都一樣,答案還是很瞎﹞
【無樂不做】
想蒐集夏天的熱 穿越叫幸福的河 想做吞大象的蛇 不自量力說真的又有何不可 我想寫歌
當 天是空的 地是乾的 我要為妳 倒進狂熱 讓妳瘋狂 讓妳渴 讓全世界 知道妳是我的
暢快的哭、恣意的笑
小丸是個喜怒形於色的小孩,但是喜通常多過怒很多很多。
這學期的最後一天,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「心動奇蹟」,班上很多人都哭了,小丸當然不落人後的也哭了。不過,如果小丸是以“哭”來形容,那其他同學只能稱之為“泣”。
→ “哭”與“泣”的不同,並非是淚滴的大小或頻率,我認為應該從“表情及聲調”的外放與內斂來區分。換句話說,“哭”也就是所謂的“嚎啕大哭”,“泣”應該是所謂的“暗自垂淚”。
一般人,看到感人的畫面與劇情,掉下幾滴數滴眼淚,那當然是不在話下,但鮮少有人會因為故事而“嚎啕大哭”。據小丸的形容,當天他數次放聲大哭,哭到全班都聽的見,哭到好幾個掉眼淚的同學都得先忍住淚來安慰小丸,我家小丸就是如此真性情的一個人。我問她不覺得害臊嗎?她回答:「不會啊!又沒有關係,是那些沒掉眼淚的人比較奇怪。」

﹝想找一張哭泣小丸的照片,居然沒有,小猴都找到的不下10張了,我想就先拿小猴的來應應景了﹞
春節假期間,帶了小丸小猴去看「馬達加斯加2」,全場笑料不斷,但是也有不下5、6次,在寂靜的電影院中,突然有個“哇~哈~哈~哈~”的突兀笑聲,前排的人會不經意轉過頭,後排的人會身體稍稍前傾,想看看是何方神聖笑點如此之低。我~~轉也不轉,動也不動,不用想也知道這清晰豪邁的笑聲,是屬於我家陳丸的!同樣花250元,人家大笑10回,我家大笑20回,真是賺到了。

我愛小丸的真,我愛小丸的純。
雖常笑罵他是憨直,但是我每天都enjoy她的憨,enjoy她的直。
我願小丸永遠...
哭~要能暢快的哭!
笑~要能恣意的笑!
願以此影片,讓大家大笑三回合!
這學期的最後一天,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「心動奇蹟」,班上很多人都哭了,小丸當然不落人後的也哭了。不過,如果小丸是以“哭”來形容,那其他同學只能稱之為“泣”。
→ “哭”與“泣”的不同,並非是淚滴的大小或頻率,我認為應該從“表情及聲調”的外放與內斂來區分。換句話說,“哭”也就是所謂的“嚎啕大哭”,“泣”應該是所謂的“暗自垂淚”。
一般人,看到感人的畫面與劇情,掉下幾滴數滴眼淚,那當然是不在話下,但鮮少有人會因為故事而“嚎啕大哭”。據小丸的形容,當天他數次放聲大哭,哭到全班都聽的見,哭到好幾個掉眼淚的同學都得先忍住淚來安慰小丸,我家小丸就是如此真性情的一個人。我問她不覺得害臊嗎?她回答:「不會啊!又沒有關係,是那些沒掉眼淚的人比較奇怪。」

﹝想找一張哭泣小丸的照片,居然沒有,小猴都找到的不下10張了,我想就先拿小猴的來應應景了﹞
春節假期間,帶了小丸小猴去看「馬達加斯加2」,全場笑料不斷,但是也有不下5、6次,在寂靜的電影院中,突然有個“哇~哈~哈~哈~”的突兀笑聲,前排的人會不經意轉過頭,後排的人會身體稍稍前傾,想看看是何方神聖笑點如此之低。我~~轉也不轉,動也不動,不用想也知道這清晰豪邁的笑聲,是屬於我家陳丸的!同樣花250元,人家大笑10回,我家大笑20回,真是賺到了。

我愛小丸的真,我愛小丸的純。
雖常笑罵他是憨直,但是我每天都enjoy她的憨,enjoy她的直。
我願小丸永遠...
哭~要能暢快的哭!
笑~要能恣意的笑!
願以此影片,讓大家大笑三回合!
訂閱:
文章 (Atom)